标题: 口译练习中的几个误区 [打印本页] 作者: Alicekingjs 时间: 2020-1-19 21:29 标题: 口译练习中的几个误区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4 F- E8 d" \* l. f6 A
4 g$ C- q! L3 S9 F0 K# N) c
学生时代,身边总有几个学习非常认真,但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包括我自己也曾走过弯路。或许你也面临类似的困扰,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帮助。 5 y* s7 l3 u2 N+ g6 ]9 J9 [* W 5 }( v! P* ?: J( t) T" |! ]误区1:占有即拥有,看过/听过即等于入脑 , ?( [. v R1 M9 [5 {: Y1 G' N H6 u( p) H5 E
有些同学确实记忆力绝佳,很多材料看过或听过一遍就过目不忘,烂熟于心。但更多人达不到这种程度,因此只能采取下苦功夫、一遍又一遍练习的方式。如果只是买了书、下载了材料收藏起来,或者粗略看过或听过一遍,很难将材料的精华内化于心、为我所用。我在《如何高效利用双语材料做翻译训练》一文中提到我的老师曾推荐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拿到材料后第一遍做同传,第二遍做交传,第三遍对照文本做视译,最后一遍再拿出参考答案,记录参考答案中比较好的用法、自己没想到的词汇或句型以及反复出错或卡壳的地方,建立类似“错题本”的词汇表。这样一套程序下来,一篇材料即使达不到“滚瓜烂熟”也可以算相对熟悉了,比仅做一遍就看答案甚至不亲自实践就对照答案看更能达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6 x1 {! O j. ^8 S* @, c
$ p2 z( c( N0 s" O误区2:词汇、句型、语法决定了口译的质量 ' C. c3 L7 T' i5 d6 a% O9 c. M: m! L. n4 S4 G
诚然,译员掌握的词汇、句型越丰富,语法越准确,越有助于提升翻译质量。但翻译的本质是传达信息,而不是文字的简单对应,如果抛开背景知识和上下文单纯咬文嚼字抠语法,岂不成了“谷歌在线翻译”?如果对比奥巴马和特朗普两任美国总统的讲话,就会发现特朗普的遣词用语明显比奥巴马简单通俗,但这并不影响他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译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对上下文、全篇章的把握,不能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 J4 C3 W. o' }4 T, l6 b
1 i {7 o0 C5 D' J误区3:语音语调不好的人当不了口译员) Q/ }$ a; K8 c; @- W3 w! p4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