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网
标题:
译员如何克服“怯场”心理
[打印本页]
作者:
Alicekingjs
时间:
2017-5-29 15:21
标题:
译员如何克服“怯场”心理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 X% t- D1 k+ q6 c* P
) G, _$ H' e: {5 o
很多人问我,“我一做口译就紧张,每次张口翻出的句子跟心里想的都不一样,怎么办呢?”这就是“怯场”心理。本来挺不错的译员,因为紧张而发挥不出应有水平,是件非常令人可惜的事。
" X1 G9 i5 H. D+ Q1 s" n1 C9 `
6 ?: ~9 B% m7 H
其实“紧张”这种情绪人人都会有。直到现在,我每次做翻译也都会紧张,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过度“紧张”以致影响发挥。适当的紧张有利于提醒译员从战略和战术上重视每次口译机会。从“紧张”到“怯场”间有一段距离,今天咱们就来谈谈如何控制“怯场”心理。
- L F* ~! F% T; {
6 B" t+ O9 B: y% R2 T/ T
克服“怯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实力。
实力是水平的保障。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一个对所译内容胸有成竹且有丰富会议经验的口译员与零经验且不熟悉所翻领域的新手相比,前者发生“怯场”的概率肯定比后者小得多。而保持实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天天练习。“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在会场上挥洒自如,就必须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和勤学好练。
0 x! p0 z# R' j
) i& i+ i# `( J. E1 T- n% U
克服“怯场”还需要调节心理。
一般而言,越重视某件事,就越容易出现“目的颤抖”,越容易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新译员第一次做口译最容易紧张、产生怯场。这就需要平时加强练习,有针对性地调节心理。还有些译员哪怕水平不低,一上场就会紧张得嘴皮子打架,人越多表现越差。这就需要调节心理、稳定情绪。优秀的译员本身也是出色的演讲者,公众演讲技巧对口译员而言必不可少。新手可以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些公众演讲的技巧,如与观众的目光交流、语速和声调的变化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给自己鼓劲。例如,译员可以暗示自己“台下坐的听众都不懂外语,我就算出了错他们也听不出来”,“我是最棒的,我做不好,别人也翻不好”。如果译员感觉在国际会议做翻译能向和普通朋友聊天一样自如,自然不会产生紧张情绪。
% E% q) M+ G+ t/ V, F
6 ^7 \3 J% u7 Q9 V, ?4 W
克服“怯场”可以通过“模拟会议”来纠正偏差。
我会经常做给学妹、学生们做一些“模拟会议”,然后故意鸡骨头里挑刺,给她们出难题。经过我“魔鬼训练”的人,到了会场上反而会觉得十分轻松。如果平时训练时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苛刻一些”,争取把可能出现的隐患消灭在萌芽中,真正到了实战时就不会感到“怯场”了。
+ y; ~$ A/ m% a
9 q( d! `0 t8 H& I; @
俗话说:“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一般会“怯场”的多为新译员,因为经验不足,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除了个人应通过努力早日完善水平、调节心理外,作为会议主办方和客户,也应该对新译员多多包容。毕竟,资深翻译都是从新手开始一步一步做起的。对年轻人的鼓励和宽容会对他们的职业生涯产生深刻的影响,助他们在翻译领域早日上路。
+ I1 e+ k1 j4 D
9 W3 z3 d& Q- [' l" X8 T
欢迎光临 口译网 (http://www.kouyi.org/)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