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6月24日,第七届全国口译大赛(英语)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师范大学落下帷幕。国家领导人专任翻译、外交部翻译司培训处处长孙宁作为本届大赛评委及嘉宾,在比赛结束后就选手的表现以及口译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现场点评。
; L# z9 A7 ^& h; Y ~4 Z
" W- K* G; |; R( R0 J7 R8 N孙宁提到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必须对自身的短板有清醒的认识,比赛结果不必太看重,反而应更多的通过比赛找到并补上自己的短板。孙宁分别从语言外的知识积累、语言本身的提高、口译技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下为孙宁讲话的全程视频及讲话原文,相信对所有学习和从事口译的小伙伴们都会有极大的启发,回帖播放视频:
) e8 H* _' E5 @' n4 ^0 c% @
3 e; ~# G1 I# C. Q# R5 z" s
& i- O. ]! n9 l( b
1 M6 j1 H, k O8 T; h0 O首先,我想借用今天上午发言人的话,其实就是鲁迅的一句话:“别人对你的赞美要小心,建设性的批评要欢迎”。我本身现在还是在做口译,是一个practising interpreter。其次,我还负责培训外交部的英法文高翻,所以我也是一个trainer。因此,我想从这个角度,从技术细节上给大家稍微做一些反馈。2 ^7 g- |. O I! Y
* @: O$ t" b/ \( x6 f现在我们站着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学堂——让我不由得想到,大概150多年前,中国第一个专门的外语翻译人才培训机构——京师同文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口译近代以来在中国发展的一个历程。
9 Z4 l- ]8 a# Q! q( h- i5 o% T4 {
+ p' ?0 W) m& X6 l进来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启功先生的字。大家知道启功先生是一位书法家,但是他绝不仅是一个书法家,这和我下面要讲的密切相关。启功先生能在书法上有这么高的造诣,其实是得益于他很深厚的人文功底。他对于中国的文史有很深的研究,是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家,这些成就可能在他的书法成就之上。9 o. \6 y8 W, J( u0 U
; h" O* P5 l/ Z# L0 n" e! G( G
那么,这就引入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第一点,做翻译其实也是一样——功夫在诗外。做翻译不仅仅是两个语言之间的转换,它对译员的知识积累和语言积累都有非常高的要求。7 f1 }6 Q3 [) Y/ W) N( H
0 ]+ s1 I. x; O( r% O% \6 {2 U
就今天来说,我想要把它break down a little bit。
, t' J: L. M7 d4 A7 h
" K% H! x0 R( Z7 ~: k# G) e& S首先是译员的背景知识。今天上午谈到了怎么把中国以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世界做一个沟通。这个片子比较难,但是里面有不少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译员,还是一个和外国人沟通的普通人,可能都需要掌握的。
! K1 p* p3 Q8 v, v6 Y0 s( ]8 N/ Q$ |3 c) V
比如说“缠足”,当然它是个陋习,有不少同学用的是 wrap,其实这个是有更标准的、更约定俗成的表述,应该是bound feet。0 j% K( q2 E3 H. G0 D* w2 V
) {9 U$ _: u( U5 m4 O再比如《论语》,如果你跟老外说《论语》,他可能没有办法理解这是什么。其实《论语》也是早就有固定的译法,The Analects。这些可能是我期待选手能够更多地展现的。
* h+ b) R/ G- }; Y- {
: p: c& d* E0 |再比如一些和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词,比如讲到汉学家明恩溥,英文名是Arthur Smith,和早上讲到的Henderson Smith到底是什么关系?是同一个人还是两个人?Henderson Smith的中文译名到底是什么?这个我想是作为译员,你需要掌握的知识背景。4 b2 L) E3 P4 {7 U* x9 c( [' q
! R( U; S5 i4 {再比如说历史上对于中国的看法,早上说到了“黄祸”,这个“黄祸”是什么?是locust还是peril?" k# V! p. Q( X5 D0 i, J* _
1 C4 q2 m+ F8 B4 ?4 ^7 L: }再比如说“义和团”,英文是什么?这是把中国介绍出去,我期待你知道的一些东西。
/ i. n, f) B9 d3 V3 i3 ^
; i0 r/ e( J7 e同时还有西方看中国,一些很有名的一些人、书,或者是一些提法,我们的选手应该是掌握的。( q; b; d1 N( A( \5 O/ h$ o
7 @: t8 ]. l5 K3 y1 ]
比如说早上提到的The White Man's Burden,这个词怎么翻?更重要的是它背后的是什么意思?, B$ p( T" x$ N W
. p* ?) ]) e; }) }. Z8 ?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英国诗人丁尼森(Tennyson)、吉卜林(kipling),包括他们一些最著名的诗句。
0 t8 Y) j* t& `" D3 K, W1 B
% a* I" X5 ]3 p) U1 i早上谈到“东西方永不相遇”,我们有的同学翻的是integrate,你如果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样的一个背景,你就会知道这个话可能不会从他嘴里面说出来。如果你上午能说出n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评委绝对会眼前一亮。
# c0 i3 U+ D2 Q4 H- j( i7 V4 t- a7 ^# e/ Q0 i
再比如说最明显的“基辛格”,中文这三个字我们太熟悉了,但是他的名字英文怎么说?
: t7 c3 E" \% o3 a9 K: u
6 T$ a8 T7 v9 m- K林语堂写过好几本书,《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它们的英文分别应该是什么?鲁迅和林语堂的关系是怎么样?只是朋友?还是说他们也存在见解上的不同?3 P2 h4 U9 d+ \
( k1 U7 }, T* q) j, I
我觉得,如果大家将来要从事翻译这个行业,这些知识是需要补的短板。
; I+ @$ F, G* T/ a) | Y4 [9 `1 G3 f+ Z# j
第二个就是语言,语言永远是翻译的一个最基础的要求。这个里面包括英语的很多方面,比如说重音等等。中国人说英语,往往重音会放错,比如说ideal的重音。# C! H! u/ Y) Y- i. S# [$ L
' Q* f* s! o5 v/ G
是embark on一个东西?还是embark into?说Daniel Defoe in and out of court,这个court是“法院”还是“宫廷”?说他是spy还是他被人监视?5 _& K) K" |& p( A v; v
' U0 ~# `; c. A3 m5 F
这些你需要对英文有了解。5 A9 U. \) a# y3 J* }# W
8 Q9 J3 y! v, Y, y& u
包括早上有演讲者以很轻松的语气讲了Huckleberry Finn的例子。我如果是对你期待更高一点,我不希望这个message会lost in translation。
1 T9 S9 k9 J* Q2 G2 n0 N1 I. `+ N0 J( S/ X6 k( S9 _1 _
第三方面就是关于纯翻译技术层面的东西。在这方面,今天上午我看到了不少处理得比较好的例子。9 B) N8 [, Q( G* z3 V
( n0 V% o: h7 L# U
说西方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富足的国家”,咱们的选手翻的是country of abundance。
+ y- V \: j$ x y: S% W* X5 p4 l1 U6 A+ `
说对中国的印象,有一些像辜鸿铭这样的人,会不会是“矫枉过正”?有的选手翻的是trying too hard。
. V% t) {0 Z; `6 q! u! Q, w8 r8 A5 g4 b3 }* f; S6 |
我觉得这些都是挺好的,不一定是字对字完全对应,但是能够很好的传递它的精神实质的这些表现。
/ P8 q5 W* f. G, V: @) ~3 _/ v3 m5 |* G
另外也有一些词,翻译里面的确不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对译。为什么我还比较乐观地认为,短期内我们这些人还不会失业,AI还不会打败我们?其实翻译的乐趣也是在这儿。& C7 @# \% x) s+ V8 K5 M4 h( `2 l
6 `) h' \& I R
很简单的一句话,比如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在翻译里面就会遇到一堆的难题。比如说“万”,这不是外国人习惯的计量单位。“卷”是中国古籍的数量单位,和“册”是不一样的。“里”或者折一半“公里”也不是外国人,或者说很多英美的人习惯的计量单位。所以这个里面有许多很 tricky的地方。
0 T- W$ q4 |; N& d
9 t `7 d& |* Y0 k6 F7 m& g比如今天早上有讲到,马可波罗说“我告诉大家的,还不及我了解和看到的中国的万分之一。”我相信他的英文原话不会是ten thousand,肯定是一个比它小的单位或者是一个更大的。所以如果按照字面去翻,那么翻出来会非常的奇怪。) Y# h5 A @( Z) v' ]
. B6 c A7 T! \# z1 [+ j8 h4 u再有一些中文词,不能简单的对译成外文,比如说:传教士对中国人的印象是中国人很任性。“任性”这个词非常难翻,在这个场合翻译成arbitrary,如果你对一个外国人说:Do you think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rbitrary? 他不会同意这样的description。所以我们在说出这个词的时候,要想想在英文中逻辑通不通。
& q1 G4 V- ]+ u
# a( h. R6 T3 ~4 B0 i! K0 X4 \( y再比如有人说:一百多年前,中国是一个比较排外的民族。“排外”用的是exclusive。这个表达的可能也不是同一个意思。你能不能想到类似的xenophobic。: Q6 k$ L: A2 m1 l1 N
# a3 D$ d9 B, y/ A8 @* l
当然我理解,在台上有难度,因为有时间压力,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有镁光灯。但是这其实是你平时水平的很好展现。
4 Z* l/ B8 N/ F/ g0 Y4 h7 f
: I# k: m& G0 {( U7 R1 j, j再比如说,早上两位演讲人讲到了,翻译或者对外沟通的原则是什么?应该是注重沟通的目标,而不是仅仅专注于眼前的任务。+ x$ b& I. u! v+ U2 @* m, H6 h
( v" n( r6 N5 U1 T3 J0 _4 A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上午提到了中国的学者或者官员,比如说陈季同,很多老外可能都不知道陈季同是谁。那么在翻译的时候,如果仅仅把名字的拼音说出去,对老外有没有意义?你是不是要加一点东西,比如说他是一个French-speaking scholar。
$ P6 Q$ I g, Z: Q3 h- z* p
' |7 }4 M' ~/ p0 X' Z9 b+ u+ D4 V再比如说魏源,你可能会在名字后面加上of the Qing dynasty。但是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知不知道清朝大概对应他们的什么朝代?你是不是要加一个类似19th century的东西,会更好一点?这是我在翻译技巧方面想提醒大家的。
% S% _8 z* S3 A( l& X! W' {* @( K) v3 @0 t5 o1 I, } |
再有就是一些词句的感情色彩或者是nuance,希望咱们的选手以后可以更加敏感。
+ r2 X) E9 c' E+ ^, b( `; p8 Z+ Z! ?% B5 a5 z+ F
比如说:西方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以负面的居多。这是一个qualifying的statement,不是斩钉截铁的,只是“居多”。我听到选手说“always negative”,这个显然就不一样了,是过度翻译了这句话。
7 g2 m. Z! Y0 X" y# C* |& P4 u4 j6 l% R8 D1 w1 ?
再比如说讲到:本世纪初,西方政府对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所做的事情。我听到选手翻译的是“西方的政权”。“政权”这个词在汉语里面是偏贬义的,不符合今天上午这个讲话人的立场。/ V( @6 h" ]2 O1 `& Z
5 }: h7 P9 X1 @9 o! T B! ~6 G再比如说:等到了19世纪,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比较负面,认为中国是专制的、皇帝统治的。译员翻译的是monarch。monarch是一个很中性的词,没有任何贬义的色彩。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前面加一些修饰的词,despotic也好,autocratic也好,这样才能符合讲话人的立场。# w t0 Q( I# V6 t& F* s
B7 I2 v9 _3 N$ b; T* @5 g" b8 a( b从上面这两点我们可以总结到,无论是从知识背景也好,或者是从语言的基本功也好,应该说今天上午的选手给了我们眼前一亮。但是同时,我觉得如果你要是真的要从事翻译这个行业,的确是还有很多需要补的短板。
4 |0 m. M, f9 r6 }6 p# i+ m
2 h- W7 I2 q4 @) h3 J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对于译员来说,有很多是不确定的,是我们是先需要了解的。今天上午有很多女选手,比如说你的裙子的长度。你在上台之前有没有问主办方今天会是什么样的一个 setting?你的这个身体是暴露在大家前面的,还是说前面有桌子挡着?7 b# k% }( A6 [% r( Z
4 x3 o9 r# O6 Y* g7 t# W
我看今天上午有些选手,在自己不用做翻译的时候还是在记笔记。但是今天上午每个人都要做两轮,所以是不是这种情况下,你不去记笔记,而是尝试听懂讲话人的讲话思路、观点,这样对你下面一轮的发挥更有好处?2 E& _4 |& G% {; N# L9 b( p
8 d) o# O h6 h6 F( z) i$ E今天第一阶段结束了之后,其实有一个简短的茶歇。在第一阶段有几个词我就没听到哪个选手翻对,比如说“大航海时代”,比如说“耶稣会士”。在台上你没有查询的手段,这个中间休息的时候你有没有及时去查?因为在第二阶段它又出现了。在翻译时是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的。给你一个机会去查的时候,你又没有去抓住这个机会。 ?" S5 e9 |) o( \8 t
# C1 C3 j% F# y' d2 S
最后,我还想再说一句,就是希望今天的选手,对等一下要宣布的比赛结果不要太在意。因为这只是一次比赛而已,只是上午给了你们每个人十分钟的表现机会。9 m4 R2 K# k0 e4 V" Y. Z- Z6 N
/ n3 ?% K( U3 f但是,如果你认同我刚才提到的,今天上午我们看到的一些选手身上的不足的地方、欠缺的地方,我希望你对这些短板,倒是要十分的在意。如果说以后阻碍你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有很多因素的话,我相信其中有一些刚才我都讲到了。! J$ M) j0 Y! I; }& F" _/ `
# k+ ~# d, z% v8 D! c: s7 _
最后,我也想再做一个硬广告吧。我来自外交部,大家如果有希望成为外交翻译的,欢迎大家每年10月份的时候报考国家公务员考试。对于大三和研二的一些重点高校的学生,欢迎大家参加我们每年四月份开始的遴选考试。具体的细节可以到外交部的网站上去了解,谢谢。
1 B8 q- ]+ b& J ]6 G4 Z0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