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口译网

 
 立即注册
CATTI英语一二三级口笔译备考课基础口译课:职业译员带你系统学口译实战口译笔记法:从精通到入行同声传译:职业译员同传实战入门
点击购买获取口译网网站注册邀请码口译自己怎么练 微信就能天天练!独家口译教学训练备考实战精华语料库关注口译网公众号 订阅最新口译资料
查看: 4315|回复: 0

跨越奇点: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译员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5 22: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卡上传录音
版权声明:原创文章,请勿转载
/ A! E* L, w8 x# ^* c, S# h: N9 E3 C3 T  ~8 t& d
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值得载入翻译领域的史册,因为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同传首次在重要国际会议上亮相,开创了在大型国际论坛上使用非人类同传译员的先河,成为口译圈的热点。一时间,有人惊呼“同传译员即将失业”,有人对AI同传的翻译质量不屑一顾、纷纷吐槽,还有人撰文就AI时代人类译员能否与机器翻译共存发表观点。; k4 `, k' o# O% _# @* E

2 U, ?8 _! q! s不管是否喜欢,AI来了,并且正越来越深地涉足翻译领域。本文作者认为,1-2年内AI暂时难以取代人类译员,但一旦跨越奇点,AI的能力可能超乎我们想象。本文将就AI同传需克服哪些障碍进行分析,指出人类译员的努力方向。
% p5 h. P0 R& d1 w# {  V+ `
, ^  F) t1 d, U. }! E- c4 E. b一、AI同传与人类同传相比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4 k5 j4 C' o' G  b/ ?* q. B+ @) x% }2 Z
1. 由字对字直译到联系上下文,吃透隐含深义。目前AI最被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字对字直译,有时译文语句不通、文理不对。笔译还好,因为可以把译文全篇扔进翻译器供其在语料库检索、查找,但口译特别是同传,发言人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说的,不能等到全文都出来再开始翻译,因此AI产出的译文更有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甚至给人以“不知所云”的感觉。另外,还有一些隐含意、双关语或人类都耳熟能详的东西,AI却不一定明白。例如,某次我为一个研讨会做口译,其中一个嘉宾在发言中指出“农村留守人员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我们称其为‘993861部队’。”在场的中国人大多知道“99”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里指代老人;“38”是国际妇女节,指代妇女;“61”是国际儿童节,指代儿童。但外宾不知道这层含义,特别是不知道中国人敬老的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这时就需要翻译不仅处理译文,还要适当解释一下文化背景。而这种处理针对不同的翻译形式是有技巧的:如果是同传,基于时间限制可能直接省略“993861部队”,只翻译前半句“农村留守人员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如果是交传,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译员要解释这几个数字分别代表什么;如果是笔译,可能需要加注释并在注释里说明。目前AI很难做到这点。; q. m+ M+ E; t) Y3 X9 _$ f0 Q
& S$ F% Z$ f. g1 \6 Z0 f
2. 灵活使用同传技巧处理译语。由于同传具有时间紧、不可知(特别是无稿与脱稿情况下)等特性,有时译员必须利用一些技巧处理译语,如顺句驱动、预测、转化、增补和省略等,特别是预测和转化,是为了兼顾时间与语句通顺的无奈之举。有时经验丰富的人类译员在常做的特定领域,听到上句基本就能猜出下句,而且用最自然、流畅、专业的方式表达出来。但AI能否做到这点目前还存在疑问。
- z+ E/ j0 I6 ?1 [
' [1 o  i6 o& ~' t$ Y. e( w" {3. 需克服卡顿、断线、语音无法识别等技术障碍。今年的博鳌论坛,AI同传因译文中出现“啊啊啊”,“for for for”及其他不知所云的符号广受人类译员诟病(如下图)。这些都是大部分人类译员不会出现的问题。更有甚者,如果会场万一停电或断线,AI同传就罢工了,而人类译员还可以利用交传或耳语的方式继续工作。
5 T. c5 |2 P2 \/ L
' l5 M, U/ F: ]/ {& W. f4. 做“跨文化交流”的使者。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深入,译员已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而是跨文化交流的使者。而“交流”不仅仅是语音和文字,有时更要看表情、动作、眼神、语调等。在面对面沟通时,人类比机器有着先天的优势。从某种角度看,AI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人类的不信任,毕竟有些场合,特别是外交外事场合,大家更愿意面对活生生的人,而非冷冰冰的机器。
4 k  y$ {. }7 {* K+ J# l8 C, U: T5 [: E6 l
二、在盘点了AI需要跨越的奇点后,人类译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i6 k; R3 a' S: M0 i( N. y0 d
# A* P( o! Z# w( \, j  b
1. 提高质量,争做高水平译员。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人类在速度上不可能超越AI,因此只能从质量上入手,争取向价值链上游转移。AI进入翻译领域,最先被淘汰的肯定是低端译员,如粗制滥造的笔译员、没多少经验和词汇量的新手陪同口译员、照本宣科又不能提供深度服务的涉外导游等。人类译员要想在翻译市场生存下去,必须力争做到每篇译文、每场会议都是精品,甚至成为AI的质量监测者。而这些,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科学训练与不断努力。记得我在高翻学院的老师曾说过“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8小时之内出不了专家,必须积攒至少300磁带小时的训练量才敢出去做会。”因此,优质的译员必须依靠科学、刻苦的训练才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 n# V6 G, d% A. a* p2 I: `, V0 j/ k% M- f3 q( R7 r0 w/ I( f
2. 精通语言和文化,做跨文化交流的使者。在信息时代,AI也变得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善解人意。如果一个活生生的人不能提供有温度、有差别的服务,不能成为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使者,那与工具有何两样?工具是不断更新换代的,如果人类失去了人情味和同理心,甘当“语言的工具”却又竞争不过机器,不淘汰你淘汰谁?
2 K5 e3 y0 |5 P9 B0 v" A: h0 k) r! l8 t+ r5 M$ ^* u
3. 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让机器无法取代。即使工厂流水线能大批量生产某些产品,但“工匠精神”依旧不过时。一些资深译员通过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早就成了某一领域的专家,即使将来转行不干翻译了,照样可以有所成就。因此,培养自己的专长,成为机器无法取代的人,是新时代译员必须努力的方向。
. \: Y2 s$ k  n& U
& i9 f  M/ s/ o2 x3 ]1 P8 ZAI何时能够跨越奇点,取代人类?有人说短时间内不会,还有人预言出具体年份,比如2022年或2025年。但无论如何,AI进入某些领域并取代人类员工已成为必然规律,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现实、未雨绸缪、早日适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微信|Archiver|手机版|口译网    

GMT+8, 2024-3-29 15:54 , Processed in 0.04620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